(1)技术详情
技术主要内容: 采用柔性凝水导流、波形凝聚增效、放电冷凝换热耦合技术,提升管式冷凝器的综合冷凝换热效果、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效率、收水效率。优化湿法脱硫-管式冷凝紧凑型一体化装备工艺和结构参数,创新设计错位喷淋、壁流再分布、强化团聚及高效拦截细颗粒捕集,降低系统运行阻力。构架水平衡分级测算及智能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多行业排放不同组分高温高湿烟气热量高效梯级回收和优化收水控污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工艺路线: (1)高温高湿烟气进入管式冷凝装备与冷却水进行间接换热,烟气降温析出冷凝水,并与SO3气溶胶、石膏液滴、可溶性盐、细颗粒物等多污染物进行碰撞、团聚,烟气降温后进行排放。(2)管式冷凝装备底部收集含多污染物的冷凝水,处理后的冷凝水可作为工艺用水循环利用。(3)冷凝烟气的冷却水可使用循环水或低温除盐水,可实现余热回收或通过冷却塔进行散热。
节能效果: 以某4×750t/d垃圾焚烧炉烟气冷凝除湿项目为例,单台年可回收44.2万GJ热量(全年运行),折合标准煤1.2万吨/年。
节水效果: 以某2×1000MW机组烟气冷凝除湿项目为例,应用本技术后烟气温度从52℃(夏)/50℃(冬)降低至48℃(夏)/46℃(冬),可年回收102.4万吨低温水(两季分别运行4100小时和7100小时)。
减污效果: 以某2×1000MW机组烟气冷凝除湿项目为例,可年减少PM2.5约203.83吨、SO2约328.39吨。
降碳效果节能降碳: 以4×750t/d垃圾焚烧炉烟气冷凝除湿项目为例,单台年可回收热量44.2万GJ(全年运行),折合标准煤1.2万吨/年,年减少CO2排放量约3.12万吨。
(2)技术概述
采用柔性凝水导流、波形凝聚增效、放电冷凝换热耦合技术,提升管式冷凝器的综合冷凝换热效果、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效率、收水效率。优化湿法脱硫-管式冷凝紧凑型一体化装备工艺和结构参数,创新设计错位喷淋、壁流再分布、强化团聚及高效拦截细颗粒捕集,降低系统运行阻力。构架水平衡分级测算及智能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多行业排放不同组分高温高湿烟气热量高效梯级回收和优化收水控污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3)技术优势
清洁生产先进技术。
(4)适用范围
适用于燃煤电厂、化工、水泥、高炉、转炉等领域。